会员单位 | 专题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邓雄明:大山深处“拉”火车的人
2025-02-14 11:17:30 | 来源:本站

“以前我们是在车尾推着火车上坡,现在换电力机车了,我们就在车头拉着火车往前走。”1月21日晚8时许,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八斗车站里凉风阵阵,正在火车头上做准备工作的货车司机邓雄明告诉记者,他在大山里坚守了20多年,还有几个月就退休了,2025年是他司机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春运。

邓雄明爬上机车驾驶室,为即将开始补机作业做准备工作。

三江八斗车站与湖南省境内的牙屯堡车站是焦柳铁路途经的两个小站,是货运列车经停最密集的站区之一。两站间隔虽然只有30公里,却几乎全是上下坡道,落差大、角度高。春运期间,每天有几十趟列车从这里经过,在两站之间停靠,由补机司机驾驶机车增加动力。

邓雄明在机车里检测设备运行情况。

柳州机务段运用二车间指导司机庞融德说,在这里,像邓雄明一样长期驻扎的补机司机共26人,他们轮班值守。邓雄明便是“补机队”中最为年长的司机之一。

完成牵引作业后,邓雄明取下两台机车之间的连接。

当晚,邓雄明作为副司机与司机王鹏超值班,完成准备工作后,满载货物的列车在两个车头的动力配合下缓缓驶出八斗站。路上,邓雄明拿着对讲机与另外一名机车司机进行相互配合,随时调整牵引力,保证列车上坡顺畅。

焦柳线上隧道众多,仅这30公里的线路上便有37个隧道,其中最长的彭莫山隧道,全长约5.6公里。庞融德告诉记者,以前补机司机驾驶的内燃机车,都是在车尾推着火车走,前面机车排出大量浓烟对补机司机影响很大,每次经过隧道,补机司机还需要戴着防毒面具开火车。2020年,焦柳线电气化改造后,更大马力更小污染的电力机车替代了内燃机车,补机作业也由原来的“推”火车变成了“拉”火车。

三江八斗车站作为货运列车经停最密集的站区之一,每天有不少列车在这里停靠,由补机司机驾驶机车增加动力。

“现在车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有了空调,座椅也很舒服。”邓雄明说,重车在大上坡运行时,机车易产生空转滑行,这时补机司机的配合就非常重要,“上坡控制不好就会坡停,坡停以后起车就起不了了。”

30多分钟后,补机推送列车顺利到达牙屯堡站,他们又立即换下车头,准备推送另一列货车回八斗站。

夜深露重,星斗满天。22日凌晨3时许,完成值班任务的邓雄明和王鹏超走下机车,准备前往不远处的行车公寓休息,6个多小时后将再次上岗。

“今年除夕正好又是我值班。”邓雄明说,作为补机司机,长年累月驻扎在边远山区,陪伴家人的时间少,心里很愧疚。但是,肩上的责任沉甸甸,他们选择义无反顾地坚守。


Copyright © 2025 新华卫视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4089473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号:11011501005482 邮箱:cnxhtv@163.com 联系电话;010—5367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