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单位 | 专题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江西会昌:巧用“三类资源”让宣讲“活”起来
2025-02-25 17:08:36 | 来源:本站

“听了吴爷爷的宣讲后,让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报效祖国……”近日,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珠兰乡祠堂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30多位小学生聚集在这里,认真聆听会昌县“岚山红”老兵宣讲团团长吴昌林的宣讲。

近年来,会昌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手段和载体,巧用“三类资源”打造“三个课堂”,做优做强“岚山红”老兵宣讲团、好人宣讲团、文艺轻骑兵等宣讲队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直达群众。

巧用“老兵资源”,打造红色教育课堂

“一声到,一生到!虽然戎装已经褪去,但为祖国、为党、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从未减退。决心做好‘老兵’的榜样,共产党员的榜样,通过宣讲工作,践行我在党旗、军旗下许下的无悔誓言。”会昌县“岚山红”老兵宣讲团团长吴昌林说。

会昌县高标准打造“岚山红”老兵宣讲团,严格实施“政治素养、军事履历、表达能力”三重遴选标准,成员已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如今的65人。组建宣讲资源保障专班,建立红色故事素材库,做好宣讲题材整理和挖掘,指导把关撰写宣讲稿。实施“导师带徒”培训机制,邀请党史专家开展专题培训4次,组织示范宣讲观摩活动8场,提升老兵们的宣讲能力。针对不同受众特点,精心设计宣讲课题,在社区开设“红色故事宣讲会”,重点宣讲会昌籍战士的英雄事迹与本土红色故事,如《会昌山战役》《英雄妈妈》等;在校园宣讲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并通过实物展示、互动问答、赠送红色书籍等形式,让宣讲更具趣味性与感染力。

三年来,老兵们宣讲的足迹遍布会昌各地,并向赣州、南昌等地区延伸,累计义务宣讲235场,受众8万余人次,2023年获评赣州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巧用“好人资源”,打造故事分享课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有很多涉及老百姓的利好政策,只要听党话、跟党走,加油努力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在宣讲会活动现场,会昌“好人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以身边人、身边事,从群众关心的教育改善、就业与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进行宣讲,让现场群众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更加深刻的领会。

会昌县依托当地丰富的好人文化资源,从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中遴选出20名好人代表,组建“好人宣讲团”,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每半年开展1次履职评估。围绕“学精神、宣政策、讲故事、述经历”,推出“好人故事‘好人’说”基层宣讲,打造移动式“五微课堂”,即把宣讲课堂安排在社区广场、老年食堂、乡村祠堂、农家院子、大树下等地,用“小马扎”“板凳会”等深入一线的方式,与群众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讲述本地敬业奉献、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事迹,并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其中,实现小故事阐释大理论、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让群众能够感同身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巧用“文艺资源”,打造情景互动课堂

“这样的宣讲很有趣,不但听得懂、听得进,还想继续听。”会昌县庄口镇小坝口村村民毛大爷说,文艺轻骑兵宣讲队在村里很受欢迎。

连日来,会昌县文艺轻骑兵队伍,深入农家院落、社区、学校、企业厂房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移风易俗等宣讲内容,以饱满的热情、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表演,通过舞蹈、快板、情景剧、表演唱等节目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大道理”寓于基层发展的“小故事”之中,为现场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理论文化大餐”。

据了解,由会昌县戏剧发展中心组建文艺轻骑兵,坚持用“文艺+宣讲”的形式,精心打造舞台表演“情景课堂”,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到基层一线。实行“双审双校”机制,建立理论政策艺术转化流程,由县委宣传部审核政治导向、县文广旅局专家组评估艺术质量,确保编排创作的快板《三中全会放光芒》、小品《老铁嫁女》、情景剧《底线》等节目在政治性、艺术性、通俗性上有机统一。

会昌将理论宣讲与群众文化活动、民俗节庆等相结合,组织开展快板书说唱、送戏下乡等活动,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移风易俗、反腐倡廉等内容融入其中,让群众在观看文艺节目的过程中,了解党的政策、聆听党的声音。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文艺+理论”宣讲活动100余场,受众5万余人次。

接下来,会昌县将持续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结合群众关心关切的话题,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政策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奏响基层宣讲“最强音”。


Copyright © 2025 新华卫视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4089473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号:11011501005482 邮箱:cnxhtv@163.com 联系电话;010—5367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