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篇有温度、见深度的新闻报道,一个个接地气、冒热气的特色专题,一个个县级融媒号相继上线,一次次“学习强国”线下推广活动火热举办……翻开“学习强国”陇南学习平台2024年的工作答卷,亮点纷呈,催人奋进。
举办“乐享阅读·强国有我”“学习强国”读书周系列活动。
2024年以来,“学习强国”陇南学习平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甘肃陇南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为陇南党员干部群众提供权威、准确、丰富、新颖的学习内容,向全省、全国人民展示陇南以特色提质效、以创新求突破,加快建设产业兴旺、创新开放、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和谐幸福的高质量发展新陇南的生动实践。陇南学习平台工作运转的成熟度、党员群众的学习参与度、社会影响力持续攀升,成为人们了解陇南、爱上陇南的新窗口。截至年底,陇南学习平台总订阅数1875.8万,位列全省第一,总浏览量7105.9万,位列全省第二。
用心部署谋划 凝聚思想共识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学习强国”陇南学习平台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高位推动平台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中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激发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火热激情。
陇南市委高度重视陇南学习平台建设和推广运营工作,将其作为陇南市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陇南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指示。3月份召开陇南市理论宣讲暨“学习强国”陇南学习平台建设运营工作会,总结上年度陇南学习平台运营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部署全年工作。陇南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印发学习平台学习使用建设情况和动态简讯,各成员单位在夯实运行基础、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推广运用等方面协同发力。陇南学习平台坚持抓好“管理员”“供稿员”“审核员”“运营员”四支队伍建设,完善学习组织,组建运维专班,优化供稿队伍,为平台高效运转打牢基础。在稿件审核流程中坚持三审三校,严格把牢稿件政治关、质量关。编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推广运营辅助手册”,形成《“学习强国”陇南学习平台供稿系统发稿规范(试行)》《“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稿件审核要点(试行)》《常见问题操作指南》等辅助材料。
躬耕思想田野 讲好陇南故事
陇南学习平台以市属媒体和9个县(区)宣传部门为供稿“主力军”,并在部分市直部门和高校设立特约通讯站,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供稿体系。重点建设了“今日推荐”“学习路上”“文明实践”“乡村振兴”“县级融媒”“陇南文旅”“专题频道”“强国征文”8个栏目,全年浏览量403.8万,新增订阅量206.3万。
《走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寻访四角坪遗址》专题片。
2024年各级供稿通讯站报送稿件3044篇,省平台签发1074篇,中宣部主平台采用播发17篇。《甘肃陇南:最美成县》《陇南两当:四季皆盛景》浏览量超34万。策划发布《激发思想共鸣 凝聚改革共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陇南市委宣讲团宣讲活动综述》《轻骑宣讲进乡村 思想理论入万家——甘肃省陇南市“理论宣讲轻骑兵”走基层巡回宣讲活动综述》《办好“大讲堂”唱响“主旋律”——陇南大讲堂持续8年举办三十余期》等反映陇南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实践系列报道。联动陇南市融媒体中心、礼县秦文化博物馆策划拍摄《走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寻访四角坪遗址》专题片,全面展示遗址发掘进展、文物遗存、历史文化,被主平台文明探源栏目、省平台媒体联动频道采用播发。
丰富专题内容 展示陇南形象
紧盯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陇南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注重融入陇南文化元素,推出系列专题。春节期间,上线“寻年味·庆新春|陇南年味”专题,发布稿件35篇,将春节期间陇南市开展的各类春节民俗活动进行集中发布和持续性宣推,展示陇南群众欢度佳节的良好精神风貌、幸福生活场景和特色民风民俗。在天水麻辣烫持续高热度期间;上线“魅力陇南欢迎您”专题,发布稿件111篇。对陇南的美景、美食、文化、非遗进行专题报道,挖掘优秀的本土历史文化底蕴,推广陇南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3月底,礼县四角坪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陇南学习平台上线“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角坪遗址”专题,发布稿件14篇,多角度展现四角坪遗址发掘对早期秦人西陲文化和中国早期祭祀制度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时代意义;5月-6月,结合陇南市重点文旅活动,上线“‘金徽杯’蜀道·青泥岭山地挑战赛”专题、“区域携手共谋发展 茶旅融合相约武都”专题,其中《“金徽杯”蜀道·青泥岭 2024山地挑战赛参赛手册,请注意查收!》《“金徽杯”蜀道·青泥岭 2024山地挑战赛参赛物资大公开》两篇稿件均被主平台转发。《烟雨裕河》《山水裕河》《童话小镇 康养之旅》《山水之间》《六月的武都欢迎您》等稿件频频出圈,很好地展示了陇南与众不同的秀丽山水、风土人情,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陇南、感受陇南、了解陇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第一时间上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立足宣传宣讲、理论阐释、贯彻落实,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围绕加快建设“五个新陇南”的新部署新要求,全面展现新时代陇南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陇南学习平台2024年上线新专题。
形成宣传矩阵 传播陇南声音
陇南学习平台致力于加快推动各类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加快形成“学习强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矩阵,全力推动县级融媒号建设,充分推广县级融媒体生产的优秀作品,实现本土特色和省市平台、总平台的有效融合。
以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级主责为工作思路,成立陇南市县级融媒号建设工作专班,制定县级融媒号上线“时间表”,保证县级融媒号建设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陇南市委宣传部统筹指导,各县(区)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陇南学习平台积极与各县(区)委宣传部、各县(区)融媒体中心沟通对接,提供技术指导,并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对参与县级融媒号建设的编辑进行业务培训,保证了县级融媒号建设高标准推进。4月22日“学习强国”成县融媒号上线、6月19日徽县融媒号上线、6月21日礼县融媒号上线、8月9日两当融媒号上线、9月4日武都融媒号上线、10月28日西和融媒号上线、11月22日宕昌融媒号上线、12月5日康县融媒号上线……12月16日,“学习强国”陇南学习平台上线四周年当日,“学习强国”文县融媒号上线运营,至此,陇南市九个县(区)“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全部上线,正式构建起“1+9”的强国传播矩阵,也是全省第三个实现县级融媒号全覆盖的市级学习平台。县级融媒号的全覆盖将为陇南市加快构建现代化融媒传播体系,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提供有力的保障。
线上线下联动 汇聚成长力量
陇南学习平台创新理论宣传途径,开展了丰富多彩“接地气”的线上线下主题活动,把“学习强国”由“屏上”延伸到“身边”,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不断充盈社会正能量。建成陇南学习平台学习长廊。利用“学习强国”海量学习资源,依托市政广场原有长廊,建设有声书吧、“看理论”“兴文化”“学党史”等学习板块,拓展线下学习空间。开展“年味龙龙”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鼓励陇南干部群众用镜头记录下赶大集、备年货、挂花灯、贴春联、办社火等陇南新春亮丽景色、县区特色传统文化活动。举办“乐享阅读·强国有我”“学习强国”读书周系列活动。在学习长廊举办“强国晨读”“读书分享会”“主题征文”等活动,来自陇南各行各业的读书爱好者们分享了他们与书籍、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故事,进一步营造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举办“学习强国”红色剧本演绎活动,陇南学习平台编辑部青年党员以抗战题材作品《兵临城下》为主题,通过沉浸式角色演绎,深刻感悟党的光辉历程,体会国仇家难面前的无悔抉择。持续举办“学习强国”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线下推广活动,5月份,走进礼县罗坝镇,举办“进乡村”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重点推介“农技讲堂”“乡村大喇叭”“戏韵千秋”等栏目以及“电视台”“百灵”“电台”“强国助农”等适合乡村群众收听收看的学习内容,激发群众的学习兴趣和热情。7月份,走进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进企业”宣传推广活动。以“学习强国是什么”“学习强国有什么”“学习强国能干什么”为脉络,引导企业员工利用“学习强国”在线学理论、学知识、学本领。11月底走进陇南师范学院,开展“进校园”宣传推广活动,向高校学生推广强国的丰富资源和功能,引领青年学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展现青春风采。一场场“学习强国”主题活动,宛如一粒粒种子,将“勤学、乐学、好学”的风尚悄然种在党员干部群众的心里,为大家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习强国”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线下推广活动。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2024年,“学习强国”陇南学习平台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守正创新、蓬勃成长。2025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陇南学习平台将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持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彰显特色、塑造品牌,在内容建设上继续发力,在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活动中推陈出新,在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陇南进程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奏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