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单位 | 专题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砂炒果果寄乡愁(罗洪)
2025-01-31 17:07:36 | 来源:本站

春节临近,我走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的街头巷尾,随处都能闻到砂炒果果的浓香。

作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砂炒果果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绝妙小吃。每一个果果都仿佛被金色的阳光亲吻过,外表裹着一层薄薄的、金黄璀璨的糖壳,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密密麻麻的芝麻包裹在外,宛如闪烁的繁星附着于神秘星球,每一粒都散发着质朴的香气。轻轻一咬,唇齿间顿时传来轻轻碎裂的微妙快感,如同初雪般轻盈又带着微微的沙沙声,瞬间唤醒了沉睡的味蕾。

金沙江穿境而过,有母亲河的滋养,绥江土地肥沃,稻谷产量十分喜人,这便为果果提供了绝佳的原材料——糯米。起初,果果有着极为庄重的用途,它作为茶食,在祭祀活动里扮演着关键角色。每至除夕,在吃年夜饭前,家人总会精心准备好果果,果果便是人们寄托思念的必备祭品,承载着家族传承的孝道与敬畏。

随着时代的变迁,果果渐渐从祭祀的茶食融入生活日常,成了人们闲暇时解馋的美味零食,带着岁月的温度流传至今,更成了绥江人过年的独特风味小吃。

小时候,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会买回一大袋果果。有亲戚来家里做客,父母就会打开上锁的柜子,拿出果果、炒米糖招待客人。一盘“果果”、一杯热茶,亲人们围拢在火炉边,拉家常、看电视、织毛衣,吃一口果果,再喝一口“糖开水”,甜甜的味道夹着温暖流于齿颊之间,美味至极。

果果的制作工艺复杂,在绥江,有“果果好吃不好做”的说法。每年农历九月,人们便开始制作果果,需选用上好的糯米放入土瓦缸,安置在阴凉的地方浸泡数天,才能达到石磨研磨的最佳状态。在研磨的环节,石磨“嘎吱嘎吱”缓缓转动,仿佛时光也跟着慢了下来,乳白色的米浆从磨缝间流出,满是质朴的清香。米浆备好后,滤去多余的水分,直至干湿恰到好处,人们才将米浆揉捏成一个个手指厚的果果。

砂炒果果,顾名思义,就是用金沙江边的粗砂石混在果果里炒制,因砂石能长时间保持均匀高温,可以让果果在翻炒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果果炒好后,裹上熬制的糖浆,再撒上阴米子、芝麻、苏麻等香料,一道传统的砂炒果果就大功告成了。刚出锅的果果香飘十里,咬上一口,外香内甜,先脆后糯,一旦尝过,便难以忘怀,成为心头那份难以割舍的小确幸。

时代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手工制作砂炒果果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好传承好这一民间传统技艺,2021年,砂炒果果被列入昭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又是一年新春至,绥江砂炒果果承载着家的味道,成为绥江人难以割舍的乡愁。


Copyright © 2025 新华卫视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4089473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号:11011501005482 邮箱:cnxhtv@163.com 联系电话;010—5367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