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单位 | 专题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让普法宣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专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刁广超
2025-01-10 15:30:10 | 来源:本站

2025年是“八五”普法工作的收官之年。近年来,兵团如何落实《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创新普法方式中有哪些亮点?近日,记者采访了兵团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刁广超。

问:近年来,兵团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展如何?

答:自“八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兵团不断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出台相关履职评议制度,推动师市和机关部门履职尽责,坚持普法与执法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分类普法与精准普法相结合,确保普法责任制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用好用活各类宣传平台,着力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问:普法工作不仅要“有形”更要“有效”,兵团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答:一是丰富法治文化载体。兵团以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注重将法治文化与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相结合,打造兵团特色法治文化。在基层连队(社区)和师市机关各部门,用好用活“廊、亭、墙、栏、场、角”等景观阵地,打造“微阵地”,用一个个法治“微景观”串联起普法“大格局”。

二是不断繁荣法治文艺。持续推动师市和机关部门打造一批具有兵团特色、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精品力作,将法律知识送到职工群众身边。比如,第十四师昆玉市根据职工群众学法用法的故事,组织近50余名人民调解员编排了一部情景剧《昆仑山下古丽花》,并组织巡演,让职工群众感受到法治文艺的魅力。再如,2024年“宪法宣传周”期间举办的兵团法治文艺汇演,整合了政法各单位、高校、企业、艺术机构和师市近年来创作的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生动展示兵团法治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广泛欢迎。

三是打造精品法治产品。针对职工群众需求,每年编制《以案释法——国旗下学法资料汇编》读本、模拟法庭案例光盘、法治宣传挂图等法治文化资料,让职工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学到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指导推动各师市打造具有兵团特色的法治品牌,比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推出法治动漫形象“团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推出普法大使“香香”“达达”、法治运动会;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推出“法治木卡姆”;第七师胡杨河市推出“法治豫剧”、法治剪纸等;第十师北屯市探索推出“法治顺口溜”、法治书画节等,通过让法律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贴近群众,全方位提升普法效果。

问: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开展普法工作的体会。

答:普法是常态化、润物细无声的工作。作为普法工作的牵头部门,兵团司法局将自己定位为服务机构,机关部门和师市在普法过程中缺什么,我们就争取补齐什么;职工群众需要什么法治产品,我们就制作推出什么法治产品,比如,结合机关部门实际需求,制作旁听庭审光盘;有的师市在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方面有困难,兵团司法局分析研判后会协调普法资金予以支持。

同时,积极总结汇报工作成效,争取领导进一步支持。比如,兵团自2019年起探索开展“群众法治大培训”后,多次就工作成效向兵团党委、党委政法委作书面或视频汇报,目前已经成为兵团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兵团党委主要领导都会通过专题会议的形式研究部署。兵团组织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时,把普法工作作为述法汇报的重要内容,对普法工作好的单位通过评比加分、书面表扬、经验推广的方式去展示,推动师市、部门领导重视普法。

普法工作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做好沟通,搭建好与机关部门、师市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形成工作合力,奏响“大合唱”,才能共绘法治“同心圆”,持续不断增强全兵团职工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Copyright © 2025 新华卫视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4089473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号:11011501005482 邮箱:cnxhtv@163.com 联系电话;010—53677800